弘扬严实作风专版

大庆优良传统——“好作风是领导干部带出来的”
培养队伍的好作风,关键是干部带头。有什么样的干部,就能带出什么样的队伍,培养出什么样的作风。
王进喜怎样带头培养出好作风的?
从会战开始,工委就特别强调,要求职工群众做到的,领导干部首先做到;要求职工群众不做的,领导干部带头不做。身教重于言教。干部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在群众中树立榜样,就能感染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带动群众树立起好作风来。领导干部严于律己,作出表率,才敢于严格要求职工群众,敢于狠抓队伍中出现的“一粗、二松、三不狠”、“马虎、凑合、不在乎”的老毛病和坏习惯,带出人人严、事事严、时时严,“严”字当头的作风。
在大庆石油会战中,王进喜是怎样带出好作风的?
1960年6月1日,大庆油田生产的首车原油外运,对会战将士是个极大的鼓舞。
1205队用4天时间打完2589井以后,又很快搬到2588井,在5月份创造了月进尺2060米的当时最高纪录。5队每天都听到赞扬声,正当全队戒骄戒躁,准备大战6月份时,有的小青年却产生了自满情绪。他们说:“我们已经打了好几口井了,可有的队连一口井还没打好,我们应该休息休息啦。”
王进喜是个谦虚谨慎、永不满足的人,自己没想歇气休息,也容不得别人有退坡松劲思想。一听工人里边有这种话,简直气炸了肺。王进喜集合工人们开会,喘着粗气,大声地说:“我们是干得不错,吃了不少苦,打了几口井,可是,同志们呀,我们从玉门出发已经两个半月啦,才打了3口井,多可怜呀!余部长号召我们要高速度、高水平,康部长说钻井是火车头,要多打,要快打,要打好。有人说我们已经打好几口啦,有的队一口还没打完,好几口是几口,才3口,3口就值得骄傲啦,就把尾巴翘起来啦!同志们,3口井,离拿下大油田差远啦。离拿掉煤气包、甩掉落后帽子差得更远了。我知道这话不一定是你们说的,但我要找你们算账!”
会后,各班按照队长的要求进行讨论,有松劲思想的工人做了自我批评,司钻们也检讨了自己管理不严,指导员孙永臣也讲了大会战不进则退的道理。经过讨论,各班表决心,比干劲,决心“大战6月份,再打三口井”,向“七一”献礼。

王进喜要求工人严,对自己要求更严。他一如既往的住在井上。徒弟和实习生们见劝他也没用就在井上用旧包装箱板、木杆和席子、苫布给他搭了个棚子挡风遮雨,慢慢地这棚子成了队长的“办公室兼宿舍”,也是井上的值班房。吃饭还是由工人们给他带。干部们看他太辛苦,加上腿伤没全好,也都劝他回队。副队长张学贵说你回队我住在井上顶着,王进喜说你没我有经验。技术员郭继贤说看你瘦成啥啦,你回去休息一下我在井上,不会的随时去问你。王进喜说费那事干啥,我在这儿多省事,还是我在这吧。老书记孙永臣一天特意来给他送饭,劝他晚上回队睡个好觉,王进喜说:“你老孙还不了解我,离开钻机我能睡着吗!”
6月份,打出个啥水平?对各班提出的“6月份再打3口井”的目标,王进喜反复思考,觉得完全有可能,搞好了还可以打4口。一是在这个地区已打过2口井,还制服一次井喷,对地下情况逐步熟悉了,只要防住井喷就可以越打越快;二是各方面条件正在改善,搬家安装速度加快;三是在一个井排上一口一口挨着打,井距又不远,如果有了大拖拉机,完全可以整拖搬家。这样一想,他把6月的目标定在“实现四开三完,争取四开四完”上。队长的想法各班都很拥护,很快就变成了全队的奋斗目标。

经过全队奋力拼搏,到6月底整整打井4口,实现了月初定下的“四开四完”的奋斗目标。还创造了班进225米,日进707.49米的最高纪录。1205队连续3个月获得了一级红旗,队长王进喜还破天荒地被晋升为钻井工程师。
铁人王进喜,这个旧社会的“小要饭”、“黑油娃”,在党的培养教育下,经过长期钻井生产实践的锻炼,成为我国石油战线第一批从工人中提拔的工程师。他并不是一个“蛮干”、“瞎整”的人,他是吃苦耐劳、用于革新、敢担风险、严谨科学的实干家!